【專家視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高校作為文化創造和傳播的重鎮,是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陣地,是用文化涵育時代新人成長的重要場所?!陡咝P@文化建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過去一年,全國高校校園文化發展呈現出時代特征不斷彰顯、空間載體不斷延展、實踐路徑愈發多元、網絡文化建設日趨重要等主要特征。面對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高校在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在育人方面的重要職責和使命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與挑戰。
?校園文化的供給與需求匹配不夠精準。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有意義”的施教者目標和“有意思”的受教者需求之間尚未能實現精準匹配,校園文化活動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有機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校園文化活動在組織層面存在一定的空、虛、浮現象,上下同向同行的校園文化共同體還沒有完全形成?!敖M織型”和“自驅型”的校園文化活動“雙向奔赴”需要加快,某些所謂“熱門”活動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文化被文藝取代、引領被迎合置換的“兩張皮”現象。
?主流文化增益與亞文化沖擊此消彼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不斷注入,對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起到了舉旗定向的重要作用。但虛擬文化、圈層文化等亞文化通過網絡平臺對高校青年形成了現實沖擊,躺平、擺爛、摸魚等網絡熱詞,emo、互踩、尼特等社會現象,匿名問答、“飯圈”經濟、彈幕溝通等虛擬交流形式,以及“二次元”不斷“破壁”、社會熱點問題網絡二次爆發等狀況,使得高校校園文化場域中主流文化與亞文化并生共存,給高校文化育人帶來新的挑戰。
?文化育人的整體格局有待完善。隨著“大思政課”建設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全面推進,高校校園文化進入鋪蓋式發展階段,活動體量和實踐樣態極速增長,但部分文化活動還未精準聚焦“00后”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存在文化建設扎根不深、回應不準、效果不強,上熱中溫下冷,教育引領效果有待提高的現實狀況。此外,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僅依托幾個部門開展,或全部依賴學生活動,“三全育人”“文化育人”的整體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在協同硬與柔、顯與隱、轟轟烈烈與潛移默化方面,還需要真招實招硬招。
?文化引領的效果評估尚未形成閉環。由于在各地各高校整體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仍存在“大水漫灌不到位”、精準滴灌不切實的現實問題,當前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性、針對性、實效性尚不充分,文化育人效果缺乏科學、有效、及時的評價,以評價促發展的評估閉環未能形成。
為進一步發揮高校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中的橋頭堡作用,切實用優秀校園文化涵育時代新人,高校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進一步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場、遵循文化發展科學規律,朝著三個“進一步”的建設目標不斷前行。
?在站位上進一步對標,讓校園文化引領青春新航向。新時代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建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新生態。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四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獻給祖國”社會實踐、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等品牌活動,以文化人,厚植家國情懷。大力發展大學生素質教育,讓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第二課堂。大力加強師生精神文明建設,守穩筑牢高校意識形態主陣地。
?在載體上進一步創新,讓校園文化唱響青春主旋律。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高質量的高校校園文化發展,需要深刻把握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重大現實意義,把調查研究作為深耕文化育人沃土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緊密結合大學生思想特點和成長成才現實需求,面向大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專項調研,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準確把脈時代青年特點和校園文化建設方向,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水平、心理品質、網絡素養和文化品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在文化育人載體上,可以加強與書香校園等活動的結合,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嘗試與主流媒體合作推出青春養成類節目,利用脫口秀、說唱、短視頻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新校園文化的內容輸出。
?在舉措上進一步夯實,讓校園文化傳遞青春正能量。打造量、質雙贏的校園文化環境,統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與“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等工作同向同行。依托文明校園創建,評選出一批示范基地,發揮頭部高校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模范人物、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組建“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團,選樹青春榜樣。聯合校外資源,舉辦優秀校園文化作品巡展,積極吸引傳統文化、高雅藝術走進校園。結合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挖掘校史館、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抓住關鍵節點,發揮典禮儀式育人功效,豐富“大思政課”形式和載體,營造“貫穿型”校園文化場域。加強校園文化隊伍建設,形成文化育人合力。
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肩負著推進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自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歷史使命。在引導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應有之義的過程中,用顯格局、彰主題、強擔當、潤思想的校園文化推進時代新人文化自信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用文化自信這一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引領時代新人成長,是各高校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奮力培育時代新人必須解答好的時代課題。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