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gewxl"></b>

            1. 數字化時代,如何推進閱讀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閱讀的內容、形式、空間不再局限于紙質閱讀和傳統的教室。許多平臺、資源、信息技術為數字化時代閱讀提供了諸多便利,也為區域整體推進閱讀打開了新世界。

              蘊藏機會,也面臨挑戰?!白x屏時代”也帶來碎片化閱讀等問題。區域在整體推進閱讀過程中,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助力閱讀走深走實,這是數字化時代區域教育主政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周刊聚焦“數字化時代,如何推進閱讀”這一話題,邀請區域教育相關部門負責人談一談他們所在區域的探索與實踐。

              ————————————————

              特邀嘉賓

              方學建?江蘇省揚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黃晨宇?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薛 剛?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電化教育館館長

              ————————————————

              數字化為閱讀打開新世界

              中國教師報: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有效利用“學習強國”、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及各地各校數字平臺,加強適宜、優質、多樣、健康的閱讀資源建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和平臺載體,為閱讀打開了新的大門。您所在區域是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助推區域整體推進閱讀走深走實的?

              黃晨宇:的確,在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手段與閱讀的融合備受師生青睞。乘著這股春風,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依托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將書香校園建設與智慧閱讀項目深度融合,讓信息技術手段成為閱讀的優化劑。

              俗話說“先搭臺子后唱戲”,加快智慧教育基礎建設是首要。區教師進修學校為全區在校教師提供知網研學平臺、學科資源網等賬號資源,使之成為師生日常閱讀闖關、交流反饋的得力助手。

              此外,為“唱好這出戲”,“基本功”必須過硬,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是重中之重。為此,數字素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應用、信息化創新實踐指導等成為教師研訓的必修課。同時,我們將信息技術手段融入閱讀,促進線上閱讀平臺、數字圖書館等資源的有效運用,通過教師閱讀帶動、促進學生閱讀。

              戲好還得臺本好。要實現閱讀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還需要組合多種手段。為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實時監測、評價和反饋,我們利用超星平臺、“釘應用”“問卷星”等,實現線上閱讀打卡、編制閱讀問卷、學習群實時學習互動反饋等,推動閱讀與技術共融共生。

              方學建:這是技術優勢如何充分利用的問題。江蘇省揚中市圍繞深讀空間建設,讓閱讀隨時發生。揚中市借助閱讀共享平臺定期推出學生、教師、家長共享的閱讀資源,如學期閱讀書目、整本書閱讀微課、聲音圖書館等,不僅能為學生提供閱讀資源,還能進行后臺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便于學校跟蹤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同時,我們建構立體豐富的閱讀課程體系,將閱讀資源有機融入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打造作用于學生多種感官的“閱讀大課堂”。

              薛剛:在數字化時代,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閱讀行為和活動都有了新的形態。自2015年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以師生共讀活動平臺為載體為各旗區的學校和師生提供云服務。通過推送豐富的閱讀資源、推薦優秀的讀物以及開展多彩讀書與創作活動,將讀寫融入師生日常。同時,利用師生共讀活動平臺積累師生讀寫作品與活動數據,推動全市書香校園建設。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已舉辦八屆師生共讀活動,每屆約有5萬名學生參與,累計達100多萬件作品被推薦參加市級活動評選。師生共讀活動已成為全民閱讀的品牌活動。

              中國教師報:信息技術平臺載體的使用為閱讀提供了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讀屏時代”也容易造成碎片化、娛樂化閱讀,甚至會讓學生沉迷電子產品,您所在區域是怎樣打破這些痛點的?

              黃晨宇:中小學生沉迷電子產品,沉醉網絡小說、短視頻等現象一直是教育管理上嚴抓細管的重點。在提倡閱讀信息化的同時,杜絕信息技術平臺載體成為碎片化閱讀和娛樂化閱讀的溫床,的確是中小學生閱讀不可回避的問題,如何把控學生對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是我們致力攻克的難題。

              基于以上考量,城廂區全面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所有學校每周至少安排一節課外閱讀課,要求教師承擔起“有價值閱讀”的倡導者角色,倡導深度閱讀和高質量閱讀,引導青少年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不僅如此,區教育局與區婦聯合作開展家庭閱讀指導活動,引導家長放下手機拿起書本,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與莆陽書社、莆田市圖書館聯手,邀請名家、名師開展閱讀講座,家、校、社形成合力培育健康的信息化閱讀土壤,形成風清氣正的讀書風尚。

              薛剛:碎片化閱讀可能會導致人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下降。在數字化時代,人們經常會被社交媒體、游戲和其他數字產品所吸引,從而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創造有益的數字化閱讀環境,如減少社交媒體的干擾、定時休息、限制使用次數等,采取多種途徑和方法推廣積極有益的閱讀習慣和理念,鼓勵人們進行深度閱讀,發揮數字化閱讀的優勢,提高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為我所用”不是“成我所累”

              中國教師報:“為我所用”是數字化時代借助信息技術提高閱讀質量的遵循。在借助信息技術助力閱讀過程中,您了解到哪些學校、教師在創造性使用信息技術,有怎樣的閱讀故事和案例?

              黃晨宇:我始終相信,新信息技術手段的出現會為傳統教學注入生機。在課堂觀摩、課題研究、教學論壇等多場景研究中,城廂區有意識挖掘、運用、創新信息化資源,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師生閱讀興趣。

              我曾聽過一堂課,教師把《典籍里的中國》《國家寶藏》等綜藝元素融入課堂,借助獨特的視聽優勢、多樣化的形式和充滿活力的潮流元素,為傳統教學打開突破口,讓紙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走進學生心中。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運用從碎片化走向系統化,還應伴隨著課程的落地。一個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的課程在開發前便要進行數字化轉化,從平臺數據統計掌握學生閱讀學情、分析整體閱讀難度、評估學生閱讀能力、了解學生閱讀習慣,進而開設特色化校本閱讀課程,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如南門學校為學生建立“閱讀存折”,通過開展評選“優秀儲戶”讓學生提高閱讀興趣;溝頭小學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錚錚姐姐讀童書”“我學錚錚姐姐讀童書”欄目,每周錄制一本繪本,讓更多學生、教師、家長走進閱讀世界。

              方學建:我認為,這是數字化背景下閱讀活動的形態問題。近年來,隨著區域閱讀氛圍的越發濃郁,各種旨在提高閱讀活動成效、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和人文素養的創新舉措在揚中市的學校一一呈現。如揚中市實驗小學不斷探索“全學科閱讀”,借助網絡平臺建立了全學科閱讀資源庫。閱讀過程中學生不是隨意瀏覽素材,而是帶著一定的閱讀任務自主搜索素材,運用閱讀素材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著力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意識。

              中國教師報:教師是區域推進閱讀的有生力量,在數字化時代,您所在區域為教師提供了哪些支持調動教師“卷入”閱讀場?

              黃晨宇:在數字化時代,教師“卷入”閱讀場是生活和專業要求下的必然選擇。城廂區成立了“莆田市校園閱讀研究中心”分中心,設立了中小學全學科閱讀研究中心組,每學年選派教師參加莆田市閱讀指導師培訓,為區域推進閱讀做好人才儲備和動力支持。同時,舉辦閱讀種子教師培訓,讓更多教師參與“書香校園智慧閱讀”項目,為切實打造書香校園作出更大貢獻,同時也通過閱讀成就更好的自己。

              方學建:教師是推進閱讀的主力軍。教育最曼妙的風景是什么?那就是一所學校有一位喜歡讀書的校長,帶領一批喜歡讀書的老師,陪著一群孩子讀書。我們立足教師專業發展,從“認知、感情、取舍、判斷、素養”五個角度修煉教育者應有的閱讀取向、閱讀品格和閱讀境界。我們將閱讀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高度重視物態環境的建設,閱讀書吧、校長書屋等成為書香校園的重要標識,在閱讀環境的浸潤下,教師能自覺主動地投入閱讀活動;另一方面,通過成立教師閱讀團、定期開展閱讀沙龍,激勵全體教師將閱讀作為專業提升的主要渠道。如揚中市外國語小學行知教師成長學院、揚中市三躍中心小學五色石教師聯盟等,以主題沙龍等形式定期閱讀教育教學類相關書籍,推動教師專業整體提升;市實驗小學的“校長有約”讀書活動形成由校長領讀的閱讀團,此項活動已延續了10年。

              薛剛:為支持教師參與推廣閱讀,我們建立了數字化閱讀平臺,為教師提供了數字圖書、在線課程等資源,為教師提升數字化閱讀素養提供支撐。同時,地方政府和學校提供數字化閱讀專項培訓,幫助教師更好地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閱讀推廣;舉辦各種閱讀活動和項目,如閱讀比賽、閱讀節等激發教師和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制訂數字化閱讀推廣計劃,明確推廣閱讀的目標、內容和方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和貢獻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多方協同營造閱讀場

              中國教師報:閱讀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一直靠外部環境、機制的驅動,只有這樣閱讀才能成為生命成長的“滋養品”。當區域在倡導閱讀的同時,也應發揮家庭、社會的協同作用,共同營造良好的閱讀生態。您所在區域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打破家校社邊界,讓家校社加入閱讀陣營的?

              黃晨宇:“讓家庭、社區、社會加入閱讀陣營”是城廂區重點工作之一。我們鼓勵學校和社區開發閱讀網站、微信公眾號,向家長提供獲取閱讀資訊、好書推薦、心得分享等信息的渠道。鼓勵家長在家庭群、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推薦好書并鼓勵其他家長與孩子共讀。同時,我們利用數字化圖書館等資源,提高閱讀的便捷性,讓家長與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在線閱讀。

              方學建:我們積極推進家校社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加強學校閱讀引領,涵育家社閱讀風尚。揚中市致力于區域聯動,讓“悅”讀成為城市風向標。如揚中市外國語小學每周五與學生相約“云卷云舒”云端朗讀,至今已推送122期。我們利用有聲平臺推介好書、誦讀美文、朗讀優秀學生習作,帶著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卷入一種新的閱讀模式,讓閱讀以更鮮活的姿態成為學生重要的生活方式。

              中國教師報:教育數字化轉型是趨勢,也是教育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接下來,您所在區域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助力師生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讓信息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

              黃晨宇: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意義與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同脈,是教育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必然趨勢。在這股趨勢中,城廂區正努力建立適應智能時代的包容、公平、綠色、高質量和可持續的智慧閱讀環境體系,促進時時能讀、處處可讀、人人皆讀的終身持續閱讀文化氛圍不斷形成。未來我們將探索利用AI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從教、學、管、練、評、考、研等多個方面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管理質量;將在核心理念、教育內容、教學范式、教育治理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數字化教育探索,努力實現“建強區域數字化教育中心,匯聚共享優質資源;加強區域合作,推動數字教育蓬勃發展”,從而開創新時期數字教育新局面。

              方學建:閱讀在新時代有了新的訴求和新的使命。在海量信息充斥的數字化時代,我們提倡學生進行全學科閱讀。全學科閱讀的媒介就不再限于文字。因此,學校的閱讀課程建設、閱讀活動開展都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師生閱讀提供龐大的資源庫。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把閱讀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支點,從整本書閱讀、全學科閱讀走向全景式閱讀,為師生成長搭建閱讀能量場。

              薛剛: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師生共讀活動創建了“眾創模式”。在該模式下,人人是讀寫資源的生產者,也是讀寫資源的消費者。區別于傳統模式,師生需要同時完成主辦方規定的活動以及為提高自身讀寫能力而自創的活動,“眾創模式”主辦方只規定要求,由師生自主創建活動并自主關聯,只需要完成一項活動就能同時實現主辦方與自身需求的雙贏。同時,引入自定義閱讀測評功能,通過大數據監測分析、跟蹤了解學生課內外讀寫情況、記錄學生讀寫發展軌跡、建立學生讀寫成長檔案,使教師在對學生讀寫能力進行橫向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對讀寫能力的縱向評價能力。

              “眾創模式”形成的讀寫生態讓各讀寫場景間不再孤立,并將學生、家長、教師、學校之間的所有讀寫行為緊密關聯,形成強有力的讀寫共振圈,全面提升學生讀寫水平與區域讀寫教學質量。

              未來,師生共讀平臺將進一步與書香校園、智慧校園建設深度融合,為提升全市中小學生讀寫素養、形成區域讀寫生態提供新動力。


              0.136090s
              日韩国产在线_超碰在线97免费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亚洲色图中文字幕_一级无码片高清在线观看
            2. <b id="gewxl"></b>